歲歲七夕,今又七夕
作為中國最浪漫的傳統節日
七夕節最早有載于西漢
鼎盛于宋代
一直流傳至今
2006年
七夕節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古時七夕,又稱為乞巧節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曬書、穿針乞巧、食巧果
鳳仙花染指甲、投針驗巧、拜月等民俗盛行
古人也將對自由愛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注入七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P>
同于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蜀繡
色彩明麗清秀,針法精湛細膩
是繪畫和刺繡的結合
以針代筆、以線代墨
化丹青濃彩于絲絹之上
七夕遇見蜀繡
這么美,那么絢
鵲橋相依間,佳期又一年
“七”盼有你,“夕”望是你
(松花江網編輯 孫淑平 松花江網見習編輯 齊源 初審 張勇軍 復審 李明丹 終審 王久權)
原標題: 文化中國行丨非遺蜀繡:承七夕習俗 享詩意浪漫
反侵權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未經書面許可,擅自轉載本報社作品的,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為規范網絡轉載行為,制止非法侵權轉載,本報社鄭重公告:
一、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的原創內容,必須事先取得江城日報社書面授權;
二、對侵犯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本報社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提起訴訟等;
三、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
程律師(法律顧問)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