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城而過的松花江蜿蜒奔流,滋養一方勤勞、勇敢、智慧的人民;屹立千載的四座青山峰巒疊嶂,見證一脈悠長、厚重、多彩的文化。北國江城吉林市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孕育和傳承的非遺文化豐富多彩。近日,“循江問水 潮頭逐夢”2023年江城日報社提升“四力”大型全媒體主題報道活動采訪小組,尋訪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用紙筆記錄非遺技藝傳承故事,用鏡頭定格非遺文化時代面貌,用心呈現讓非遺歷久彌新、煥發時代光彩的“工匠精神”。
在武館的練功房里,記者看到年已七旬的周振海動若游龍、掌推八方、劍武乾坤,一招一式展現出以武育德、忠正仁愛的中華武術精神;在僻靜的工作室里,記者看到須發花白的蘇鵬心無旁騖、推刀轉進、刻畫萬千,一深一淺蘊含著對詩書畫等中國傳統藝術的獨到理解;在鋪滿彩色綢緞的工作臺前,記者看到優雅沉靜的陳玉秋精準剪裁、細致縫紉、繁復刺繡,一針一線彰顯出精湛技藝和滿族旗袍的古風韻味;在菜香四溢的餐館后廚,記者看到灶火映紅臉龐的周慧蓬刀工巧妙、烹飪多變、調味講究,一菜一品兼容著對家族魚宴制作技藝的繼承和創新……眾多非遺傳承人執著守護,讓獨具地域特色的非遺技藝生生不息。
記者與市文廣旅局非遺處工作人員面對面,深入了解非遺項目傳承、保護和發展;記者跟隨市博物館講解員的腳步參觀《城市記憶——吉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用心體驗非遺文化魅力;記者走在人頭攢動的非遺展演展示活動現場,感受人們對歷久彌新的非遺文化發自內心的喜愛……
今天,本報8版以特刊形式,對此次采訪內容進行全景呈現。《江城晚報》、吉林烏拉圈(吉林市發布)、松花江網等媒體也將陸續發布相關報道。(江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川 松花江網編輯 孫桂芳)
原標題: 山水江城文脈悠長 多彩非遺歷久彌新
反侵權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未經書面許可,擅自轉載霧凇融媒網作品的,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為規范網絡轉載行為,制止非法侵權轉載,鄭重公告:
一、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吉林市融媒體中心(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霧凇融媒網、霧凇融媒APP等)的原創內容,必須事先取得吉林市融媒體中心書面授權;
二、對侵犯吉林市融媒體中心(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霧凇融媒網、霧凇融媒APP等)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提起訴訟等;
三、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
程律師(法律顧問)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