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樺甸市樺郊鄉依托獨特的文化資源稟賦,全力推進鄉村文化振興,農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愈發豐富多彩,文化的“軟實力”正在成為鄉村振興的“硬支撐”。
依托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樺郊鄉筑起鄉村振興文化“糧倉”。他們充分發揮站所最大效用,與綜合文化站、群團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載體深度融合,每村組織一支志愿服務隊,為村民發放文化知識宣傳冊,舉辦各類文體活動。同時,定期舉辦公益培訓,推薦開展“最美家庭”“賢惠人家”“教子之星”等道德評選,以點帶面,引導群眾講文明樹新風。年初以來,評出“最美家庭”3戶、“賢惠人家”4戶、“教子之星”1040戶。
此外,樺郊鄉堅持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民俗文化,充分利用傳統節日送戲下鄉,將惠民政策、家鄉變化、鄉風文明等內容融入文藝節目,在寓教于樂中引導群眾崇德向善。7月,他們邀請吉林省和平大劇院演員前來,連續兩天在友誼花海舉辦“花前越夏”文藝演出;9月,在曉光民俗村開展辣白菜文化節少數民族特色活動,載歌載舞——年初以來,累計組織此類送戲下鄉活動20余場次,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生活。
安樂村村民何福云是一名黃梅戲愛好者,每次惠民文化活動都積極參加。她說:“如今,咱老百姓的日子變好了,有了更多的娛樂追求。政府組織這樣的惠民文化活動,大家都很歡迎,村民期待著欣賞,我們演員也期待著表演。”
以文化人,以藝通心。在友誼村,“文明村屯”“干凈人家”創建活動深入人心,家家爭當文明戶、爭做文明人;在先鋒村,村民們紛紛到“最美家庭”參觀學習,按照評選標準,認真清掃室內衛生死角,清理房前屋后堆放物,整個村莊整潔有序。
去年,樺郊鄉獲評“吉林省文明村鎮標兵”,先鋒村獲評“吉林省文明村鎮”;今年,全鄉評出“干凈人家”630戶。
(江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偉洪 李春紅 通訊員 劉艷 松花江網編輯 熊紫旭)
原標題: 筑文化“糧倉” 奏幸福樂章 樺郊鄉全力推進鄉村文化振興
反侵權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未經書面許可,擅自轉載霧凇融媒網作品的,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為規范網絡轉載行為,制止非法侵權轉載,鄭重公告:
一、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吉林市融媒體中心(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霧凇融媒網、霧凇融媒APP等)的原創內容,必須事先取得吉林市融媒體中心書面授權;
二、對侵犯吉林市融媒體中心(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霧凇融媒網、霧凇融媒APP等)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提起訴訟等;
三、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
程律師(法律顧問)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