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樺甸市八道河子鎮新開河村的8名星空導游來說,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假期近乎是一場耐力賽——每晚都有一二百名游客守在天文望遠鏡前,尋找星河里的點點星光。據統計,8天假期,1000余人次前往小村觀星。
近些年,樺甸市全面建設“1321”現代綠色產業體系,鄉村旅游方興未艾,短途自駕游、露營熱也帶火了新開河村等一些村莊。除了河流、清風、山巒等,當地純凈的星空正成為游客追逐的新寵。
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名峰山莊坐落于新開河村。去年,山莊建成吉林地區首個民間天文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觀星。山莊總經理郎立梅介紹,新開河村擁有得天獨厚的星空資源:近乎沒有光污染,地勢高,感官上離夜空“更近”。
這個假期,游客更是紛至沓來,催熱了“星空經濟”。
星空導游隊伍負責人叫邱海濤,今年30歲,是樺甸市橫道河子鄉地局子村農民。2016年退役返鄉,他不滿足于種地收入,每年忙完農活,就會到名峰山莊打工。“忙上一天,夜晚靜靜看星星是一種享受。這里空氣純凈,常常能看到滿天繁星。不同的季節,星星的位置都會發生變化,尋找,便成了一種特別的樂趣。”天文臺開放后,邱海濤兼職做起星空導游,白天該忙啥忙啥,晚上就為游客講星星。
“現在業務量太大,我們加派了星空導游,還設置了排班制度。”邱海濤介紹,年初以來,“追星族”成倍增長,學生們來到村子研學拓展,中年人則來重拾“少年時光”。觀星現場,星空導游會協助校準、尋星、調焦……當鏡頭里出現星環,學生們歡呼雀躍,和伙伴們一起分享。而資深的“追星族”則會記錄日期、地點以及望遠鏡的參數,他們癡迷于對比某顆星星一年四季的變化。
來自長春市的游客霍敏是資深“追星族”,他和大學同學已連續多日夜宿天文臺。幾人深夜喝著啤酒,感受純凈星空。“很多景區人山人海,我們更喜歡安靜的地方。”
為了更好地服務游客,星空導游苦練本領。邱海濤可以分清某顆星星的“等級”,還知曉其最佳觀測時間。這個假期,他把很多“絕活”傳授給了同事,天文望遠鏡在星空導游的手里,不僅是科技工具,更是智慧玩具。
“做一名星空導游,每晚工作兩三個小時,山莊另開170元的薪水。”另一名星空導游邱博洋說,沒想到講星星還能掙到這么多的外快,大家干得都很賣力。
觀星熱為名峰山莊旅游發展錦上添花。據統計,中秋國慶假期,山莊累計接待游客逾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0余萬元。(江城日報記者 李偉洪 松花江網編輯 何晨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