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縣金家鄉盧家村村民自產的小笨雞、笨雞蛋、白菜、土豆等土特產會拿到水庫邊上賣,村民想打零工去水庫找活兒,村民想養羊去水庫申請……這水庫咋能給大家帶來這么多實惠呢?這一切緣起于永吉縣金家鄉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把資源“用起來”,讓閑置資產“活起來”,把資本“引進來”,讓資金“轉起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不斷激發鄉村經濟發展活力帶來的“連鎖反應”。
這個水庫就是盧家村二道北溝水庫,建于1975年,是當時為了蓄水防洪、調節水資源而修建的水利設施。水庫建成后,灌溉著下游的10公頃水田。
如今,這個水庫熱鬧起來,讓盧家村有了名氣。依托這個鄉村小水庫,盧家村的集體經濟前所未有地發展起來,成為了周邊村屯鄉村振興的樣本。
近日,記者探秘水庫,只見水面上“漂”著的10個褐色民宿一字排開,在里面可以用餐、可以垂釣;岸邊的餐飲大廳可以接待旅游團隊。
正在水庫西側緊張作業的項目二期現場,向我們述說著盧家村黨支部領辦的盧佳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與石記餐飲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這個農旅綜合項目已經走上良性發展軌道。
最近幾年的發展實踐表明,農業與旅游業的融合是農村產業融合的重要路徑,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金家鄉黨委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圍繞“農業+旅游”融合發展的思路,以旅游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發展鄉村旅游和休閑觀光農業。
盧家村距離長春市較近,村民大多以務農為生。經過盤點,閑置資產——這個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的水庫進入了鄉黨委的視野。
“水庫是盧家村最大的亮點,也是我們發展鄉村旅游的主線。”金家鄉黨委書記周彬說,以這個水庫為突破點,鄉黨委制定了具體發展方案。創新項目模式,成立盧佳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招商引資,石記餐飲公司落戶盧家村,合作社與公司合作經營。盧家村使用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建設滿族風情民宿、路燈、邊溝等配套設施,作為固定資產入股該項目,與企業簽訂合同,公司按照每年不低于盧家村總投資6%的收益給盧家村集體經濟分紅。
村里圍繞民宿建設農產品集市,方便周邊村民銷售山野菜、禽蛋等土特產品,戶均年創收約1000元。企業用工雇用本地百姓,可帶動50余戶村民年戶均增收2000元左右。公司免費為村里12戶村民提供成年杜泊母羊20只,并提供免費技術支持、藥物保障,母羊產仔后簽約回收17.5公斤以上的羊崽。若母羊出現非人為致死的情況,企業回收死畜,降低村民養殖風險。這一“送母還子”的寄養項目,預計帶動每戶收益約2萬元。
盧家村的水庫“活”了,鄉村旅游“火”了。隔三岔五就有長春、大連等地的旅游團打卡盧家村。外來的人多了,村民的錢袋子也漸漸“鼓”了。“村民看見我就問,啥時候來旅游團啊……我索性建了一個微信群,只要有團兒來,就提前在群里通知一聲。村民將家里的土貨擺在道邊,賣得可好了。”公司老板石義說。
周彬說,水庫生態環境良好、交通便利、農產品儲備量充足,發展農旅融合產業條件優越。一期項目民宿、硬覆蓋、路燈、護坡及邊溝很快就要建完,二期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整個項目建成后,盧家村五社、六社、七社、八社村民年人均可增收5000元,村集體經濟將年增收10萬元以上。
(松花江網編輯 孫桂芳)
原標題: 鄉村振興進行時 | 盧家村一池“活”水的連鎖反應
反侵權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未經書面許可,擅自轉載本報社作品的,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為規范網絡轉載行為,制止非法侵權轉載,本報社鄭重公告:
一、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的原創內容,必須事先取得江城日報社書面授權;
二、對侵犯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本報社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提起訴訟等;
三、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
程律師(法律顧問)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權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