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在國新辦就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的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王賀勝,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回應了社會關注。
推廣“抗原篩查、核酸診斷”的監測模式
王賀勝介紹,近期,全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出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迅速派出國家工作組,赴吉林、山東、廣東、黑龍江等省份指導疫情處置工作,會同當地共同分析研判疫情形勢,研究疫情防控的措施,加快開展核酸篩查、流調排查和區域協查等措施,落實“四早”要求,全力做好患者的醫療救治工作,全力阻斷疫情的擴散蔓延。
他指出,要盡快控制住局部的聚集性疫情,盡快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堅決守住“外防輸入”的防線;加強重點場所和重點地區常態化疫情防控管理,指導學校、養老院、監所等重點場所、交通場站、商超等人員密集場所和冷鏈、商超、物流等從業人員嚴格落實防疫措施。
為了進一步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王賀勝強調,要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和首診負責制,完善多點觸發預警機制,推廣“抗原篩查、核酸診斷”的監測模式。
對7000多家發熱門診和800多家定點醫院進行臺賬式管理
王賀勝強調,實施核酸初篩陽性后“逢陽必報、逢陽即報、接報即查、先管后篩”,規范疫情發生后的風險人員排查、密接的管理、風險區域劃定等工作。堅持中西醫并重,同質化、規范化做好患者救治。全面加強醫療機構首診負責制和院感的防控措施,對7000多家發熱門診和800多家定點醫院進行臺賬式管理。加強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全國總體檢測能力超過了4000萬份/天。
全球本輪疫情是高位流行且近期不會結束
當前,疫情呈現出了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
對于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社會關注,王賀勝指出,近期全球主要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株,特別是BA.2亞分支,較以往病毒株的傳播性和隱匿性都更強,早期發現難度確實更大了,導致疫情發現時往往已經波及了一定的范圍,可以說疫情處置、控制的難度也更加大了。
“我們組織專家分析研判認為,全球本輪疫情是高位流行,而且近期不會結束。”王賀勝表示,我國仍將持續面臨同時段多地發生以奧密克戎病毒株為主的疫情防控局面,防控形勢日趨嚴峻復雜。
王賀勝還介紹,流調溯源結果顯示,近期我國本土聚集性疫情都是境外輸入來源引起的,由于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后,多以輕癥和無癥狀為主,導致輸入來源更加隱匿,傳播方式更加多樣。而且多地的疫情存在多條傳播鏈條,疫情來源也錯綜復雜,給溯源和防控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動態清零”的核心是快速反應、精準防控
王賀勝表示,我國始終堅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應該說取得了顯著成效。
他指出, “動態清零”是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總策略的前提下,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防控做法。“動態清零”的目標是追求以最低的社會成本,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住疫情。“動態清零”的核心是快速反應、精準防控。
王賀勝表示,我國的防控實踐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已經成為全球唯一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應該說是來之不易的成績。事實證明,新冠疫情防控的“中國經驗”保障了我國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促進了經濟的增長。
他指出,盡管“動態清零”的防控措施會對部分地區的生產生活帶來一些影響,但這些影響是短期的、范圍是有限的,應該說,任何防控措施都會有一定的代價,但同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相比,這些代價都是值得的。
根據疫苗研發進展還可能會增加更多的選擇
曾益新介紹,當前,全國各地正在穩妥有序地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截至3月17日,全國累計報告的接種32億1377萬劑次,接種總人數是12億7347萬,完成全程接種12億3957萬,占總人口的87.85%,完成加強免疫接種6億4468萬人。
近期,我國對新冠病毒疫苗加強免疫接種策略做了一些補充和完善,增加了序貫加強免疫,也就是加強免疫可以選擇跟原來基礎免疫不同的疫苗。目前批準的是,在滅活疫苗基礎上,可以再用腺病毒載體疫苗來加強,也可以用重組蛋白疫苗來加強。下一步,還會根據我國疫苗的研發進展,還可能會增加更多的選擇。
診療方案的修訂并不意味著防控政策的放松
焦雅輝表示,第九版診療方案的修訂并不意味著防控政策的放松,各地現在仍然要慎終如始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關于確診病例的收治問題,焦雅輝表示,輕型病例不再被收入到定點醫院,對其和無癥狀感染者采取集中隔離管理的措施;對于普通型、重癥和危重型,還有具有高風險因素的這些病例,集中被收治到定點醫院當中。
“集中隔離管理設施跟密接人員,包括入境人員的隔離點,要嚴格區分開來。”焦雅輝強調,因為輕型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是核酸陽性,所以要嚴格把他們和其他人員區分開來。
還有大家比較關注的出院標準問題,也就是Ct值。焦雅輝表示,第九版診療方案提出,在Ct值兩次≥35,中間間隔24小時,當然包括有一些住院的病例癥狀消失以后,包括肺炎的癥狀得到了緩解,符合這些標準的話,就可以出院,或者解除集中隔離的管理。之所以作出這樣的調整,一方面能把真正需要住院治療的病例集中收治到醫院里面來,另一方面是能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正常的醫療保障和醫療服務。
對于出院以后的管理,焦雅輝介紹,從過去的14天隔離管理調整為7天居家健康監測。所以,診療方案的調整并不意味著防控政策放松,而是更加科學、更加精準、更加有針對性。
尚有5200萬60歲以上的老年人沒有完成全程接種
曾益新介紹,數據顯示,截至3月17日,60-69歲之間的老人,接種一劑次的比例是88.8%,完成全程基礎免疫的比例是86.6%,完成加強免疫的比例是56.4%;70-79歲,這三個數字分別是86.1%、81.7%和48.4%。而80歲以上的,這三個數字分別是58.8%、50.7%和19.7%。
“總的來看,60歲以上有2.64億人口,其中有2.2億1176萬老年人完成了全程接種,這也意味著還有5200萬60歲以上的老年人沒有完成全程接種,其中占比最大的是80歲以上的老人。”曾益新指出,對于老年人來講,全程接種、加強免疫接種對于老年人特別是對于高齡老年人是非常有意義,所以還要繼續加大力度來推進這項工作。
曾益新還表示,要積極回應老年人所關心關切的問題:為什么老年人有這么多顧慮?有這么多關切?為什么積極性不高?要對他們關心關切的問題予以回答。同時,要繼續做好便民措施,為老年人接種提供便利。“我們相信,在未來會很快提升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率。”(松花江網編輯 何晨熙)
原標題: 本輪疫情近期能否結束?最新權威研判來了
反侵權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未經書面許可,擅自轉載本報社作品的,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為規范網絡轉載行為,制止非法侵權轉載,本報社鄭重公告:
一、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的原創內容,必須事先取得江城日報社書面授權;
二、對侵犯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本報社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提起訴訟等;
三、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
程律師(法律顧問)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權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