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追尋十年振興路 紙透四力載華章
江城日報社迎接黨的二十大暨提升“四力”全媒體大型主題報道——回顧篇
本報編輯部
用腳力丈量奮斗路上新征程。
用眼力透視船廠內外新擔當。
用腦力激蕩新突破與新作為。
用筆力抒寫新時代的新華章。
6月30日,“櫓聲激蕩松江水,逐夢船揚振興帆”江城日報社迎接黨的二十大暨提升“四力”全媒體大型主題報道正式啟動,20個全媒體報道小分隊的百余名記者,陸續背起采訪包,奔赴一線,追尋十八大以來十年走過的路,記錄吉林市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歷程,逐夢吉林市老工業基地再創新輝煌的奮進新征程。
從6月下旬到9月下旬,記者們下沉社區,走進企業,深入鄉村,用腳力走進基層一線,走進群眾中間;用眼力觀察發展嬗變,聚焦城市變遷;用腦力思考振興之源,探尋發展之路;用筆力描繪時代畫卷,謳歌輝煌十年。一塊塊通版陸續推出,一組組報道大氣震撼,成為新聞工作者踐行“四力”的力作。
全媒體時代,是立體傳播時代。每一塊版面內容,《江城日報》《江城晚報》陸續刊發,吉林烏拉圈、松花江網相繼跟進,系列稿件先后被推送到“學習強國”等主流平臺。據統計,目前總訪問量300多萬人次。報、網和客戶端聯動,極大地彰顯了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今天,《江城日報》23塊彩色通版刊發進入尾聲。在櫓聲遠去的時刻,回顧這次大型主題采訪活動,我們應當為成為時代的記錄者、見證者、參與者而欣慰,也為在實戰鍛煉中增長的力量和才干而自豪。
腳力 走進城鄉
記者的腳步能走多遠,新聞的道路就有多長。
記者腳印的深度,決定新聞的厚度。
這是一輪記者腳力的練兵——
為了追尋落實“兩山理論”的成果,記者登上近千米的大青山。
為了探索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發展,記者深入到永吉縣務本村。
為了觀察三產融合發展的新模式,記者走進萬昌鎮萬頃稻田間。
為了感受文明城市創建的變化,記者走進市公交集團調度中心。
為了拍攝松花湖保護的生態畫卷,記者背著無人機越嶺穿山。
為了記錄供電人能源保障的畫面,記者爬上電塔拍攝特寫鏡頭。
有位新聞攝影大師說過,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
記者走進基層,只為離新聞近一點,更近一點。
跌倒在田間,衣服上沾滿泥土,與群眾的距離卻更近了。
記者腳力丈量的,不僅是新時代的新征程,也是自己的成長之路。
眼力 從點到面
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叫視野,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叫眼光。
記者的新聞觀察力,決定新聞的表現力。
這是一場記者眼力的比拼——
記者透過鋼鐵產業鏈的發展,看到了全市產業鏈的轉型升級。
記者透過流動文明窗口公交車,看到了文明城市創建的全貌。
記者透過滿族文化博物館文物,看到了歷史文化傳承與創新。
記者透過一戶家庭農場的變化,看到了農業轉型發展的未來。
記者透過一所互聯網學校,看到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路徑。
記者透過一家高科技刀具企業,看到了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
眼光決定記者眼界。同樣一個新聞現場,不同記者會看到不同的角度。
眼界決定新聞境界。同樣觀察一個事實,不同記者會看到不同的廣度。
記者眼力的視線,是從點到面的透視能力,也是一條“空間線”。
腦力 深度思考
如果說腳力和眼力跨越的是空間,那么腦力拓展的則是時間。
記者采訪的是現在,但大腦中思考的卻是過去和未來。
這是一次記者頭腦的風暴——
生態文明的進步讓記者深思:為什么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冰雪經濟的發展讓記者深思:為什么說“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文化繁榮的現象讓記者深思:如何才能堅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創業就業的成果讓記者深思:如何用“穩就業”托穩百姓幸福生活?
雙城同創的實踐讓記者深思:什么是吉林市新時代發展的文明使命?
新興產業的發展讓記者深思:什么產業代表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未來?
腦力的強度,決定思考的深度。思考的深度,決定新聞的深度。
記者用思考,去感悟新思想新理念引領老工業基地加快振興的實踐偉力。
記者腦力的思考,是對理論水平的考驗,也是對十年“時間線”上社會變化的內因深思和對未來發展的經驗總結。
筆力 抒寫華章
記者的新聞寫作能力決定文章的筆力。
文章的筆力決定了新聞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這是一番記者筆力的競賽——
寫文明城創建,標題是《文明萬里開澄泓》。
寫產業鏈升級,標題是《鋼鐵是怎樣“鏈”成的》。
寫義務教育,標題是《杏壇春暉催桃李 泮池秋醉染層林》。
寫文化繁榮,標題是《承千年文脈 啟一城風華》。
寫松花湖保護,標題是《一湖春長在 千秋畫意濃》。
寫衛生健康業,標題是《仁心融春水 妙手托安康》。
每個行業的十年成就,記者都用妙筆尋求最具詩意的表達。
每個版面都用新實踐、新突破、新成果,講述真實、立體、生動的江城故事。
記者筆力的水平,是書寫新時代答卷的能力,也是“妙筆著文章”的寫照。
“四力” 打造品牌
江城日報社策劃的提升“四力”全媒體大型主題采訪活動,已在全國新聞界形成品牌。
2017年,以“美麗鄉村 等你發現”描繪新農村建設畫卷。
2018年,以“在改革開放的旗幟下”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
2019年,以“再走抗聯路 闊步新征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2020年,以“脫貧攻堅一線行”記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
2021年,以“初心·百年——吉林大地的追尋”致敬中國共產黨建立100周年。
2022年,又以“櫓聲激蕩松江水,逐夢船揚振興帆”謳歌新時代十年偉大成就。
緊扣時代跳動脈搏,一年一個大型策劃,記者“四力”逐年提高。江城日報社的新聞工作者,腳底有力量,眼前有方向,腦中有信仰,筆下有思想。
櫓聲遠去,回望我們記錄的城市,正沿著新時代的航向,向著前方,破浪遠航。
(松花江網編輯 徐濤)
原標題: 追尋十年振興路 紙透四力載華章
反侵權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未經書面許可,擅自轉載霧凇融媒網作品的,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為規范網絡轉載行為,制止非法侵權轉載,鄭重公告:
一、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吉林市融媒體中心(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霧凇融媒網、霧凇融媒APP等)的原創內容,必須事先取得吉林市融媒體中心書面授權;
二、對侵犯吉林市融媒體中心(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霧凇融媒網、霧凇融媒APP等)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提起訴訟等;
三、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
程律師(法律顧問)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