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碧水保衛戰穩步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8月16日,江城日報社迎接黨的二十大暨提升“四力”全媒體大型主題報道小組來到長白島河長制教育實踐基地及長凇島,感受我市治理河湖、保護生態帶來的變化。
一走進長白島河長制教育實踐基地,首先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排整齊的宣傳畫欄,上面文圖并茂地展示著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以及我市全面推行河長制、河湖清“四亂”常態化等內容。一塊刻有“美麗河湖”的巨石矗立在岸邊。放眼望去,整個基地呈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面。
水清,岸綠,景美,離不開河長。我市從2017年開始落實河長制,全市562條河流實現河長制全覆蓋。2563名河長守水盡責,“一河一策”向河湖水污染亂象宣戰。
清河行動、綠岸行動、清“四亂”等專項行動陸續開展,日常監管巡查時刻盯緊目標點位,河長協作機制加聯席會議制充分發揮治水作用,為我市贏得了“松花江吉林市區段美麗河湖”的美譽,更讓我市成為全國首批、省內第一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
從“沒人管”到“有人管”,從“管不住”到“管得好”,這個轉變,記者在豐滿區江南鄉永安村松花江段的長凇島上找到印證。“民間河長”王劍峰,10年間每天巡江護鳥,撿拾垃圾,制止私采濫捕,宣傳河湖保護,帶動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愛江護河的隊伍中。如今的長凇島,綠樹成蔭,碧水環繞,成為我市成功開展水環境治理的一個縮影。
10年來,市委、市政府形成了“剛性治標、系統治本”的治水思路,全力推動“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三水共治,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19個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9.5%,兩個新增劣五類國考斷面提前實現消劣,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水質改善排名中位列前20名。
今天,本報4版、5版以特刊的形式,從凈水行動、取締攔網、增殖放流、退耕還湖等視角,還原我市對松花湖實施保護治理所采取的措施及付出的努力。江城晚報、吉林烏拉圈(吉林市發布)、松花江網等媒體也將發布相關報道。
(江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侴秀梅 松花江網編輯 李明丹)
原標題: 松花湖保護 | 走近“美麗河湖” 看我市治水之變
反侵權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未經書面許可,擅自轉載本報社作品的,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為規范網絡轉載行為,制止非法侵權轉載,本報社鄭重公告:
一、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的原創內容,必須事先取得江城日報社書面授權;
二、對侵犯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本報社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提起訴訟等;
三、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
程律師(法律顧問)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權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