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大業何以為
洪亮 偉洪
家庭農場是一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成為現代農業經營的重要形式。發展家庭農場,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更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需要。十年來,我市家庭農場總量達8715個,經營土地4.7萬公頃,帶動5萬家農戶增產增收——這是一系列政策助力發展的結果,也是家庭農場自身活力的生動展現。
看到成績的同時,還要看到仍有一些短板在制約影響著家庭農場的發展壯大。如土地流轉穩定性不夠、土地集中連片成本高;如家庭農場經營者及農民老齡化較普遍,在經營上還存在隨意性、盲目性……
在未來發展中,一方面要堅定不移落實黨中央關于發展家庭農場的系列要求,另一方面要吃透政策,樹立更高工作目標,認真研究補齊短板,實現家庭農場更快發展、更大作為。
要引導家庭農場規范化、專業化發展。規范化、專業化是家庭農場發展的基本要求。要指導家庭農場進行合法合規注冊,通過注冊完成普通農民到家庭農場法人身份的轉換,從而規范爭取優惠政策、產品宣傳、學習培訓和社會化服務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要推動土地連片流轉。土地是農業發展的基礎和平臺。要指導引導家庭農場通過股份合作、加入合作社等方式整村整組集中連片流轉土地,擴大土地經營規模,加大力度建設基本農田,為持續提高產出奠定地力基礎。
要構建多元化服務體系。服務是推動家庭農場大發展的必要保障。要圍繞產業鏈建設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全流程配套服務體系。家庭農場及農民有任何需求,服務要隨時隨地跟上。
要加強創業知識培訓。培訓是規范發展的內在要求。要有計劃地對家庭農場負責人及農民進行系統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化、科學化水平,特別要提高農民朋友的品牌意識、精品意識、市場意識、風險意識,使他們成為能生產、懂業務、會經營、有技術的新時代職業農民。
家庭農場也要把規范經營、堅持創新貫穿到發展全過程全方位,做精創優產品和服務,時刻掌握新技術、拿出新產品、滿足新需求。同時,要以聯盟、聯合、融合等形式,實現適度規模發展、跨領域融合發展,降低生產、營銷等成本。
家庭農場發展潛力無限。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讓家庭農場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在推動全市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征程上展現出更蓬勃生機、發揮更大作用。
(松花江網編輯 徐濤)
原標題: 家庭農場 | 大業何以為
反侵權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未經書面許可,擅自轉載本報社作品的,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為規范網絡轉載行為,制止非法侵權轉載,本報社鄭重公告:
一、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的原創內容,必須事先取得江城日報社書面授權;
二、對侵犯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本報社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提起訴訟等;
三、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
程律師(法律顧問)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權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