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時分,正是眾人酣睡的時候,有人卻因矛盾糾紛,為解一時之氣將他人車輛燒毀。近日,新疆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人民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故意放火案。
李某、周某某因此前與崔某某發生糾紛產生報復心理,預謀燒毀崔某某的車輛。2021年2月某日凌晨2點,李某、周某某攜帶提前準備的白酒、打火機、手套、十字鎬等工具來到崔某某居住的小區,找到其停放的轎車。由周某某放風、李某撬碎擋風玻璃,在車輛后座潑灑白酒并用打火機點燃,將該車焚燒。小區保安人員在巡邏時發現車輛冒煙著火,遂撥打110報警電話,并與趕到的警務人員一同用滅火器將火撲滅。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李某、周某某放火焚燒他人財物,危害公共安全,其行為均已構成放火罪。被告人李某、周某某共同準備作案工具,實施放火行為,系共同犯罪,其中被告人李某起主要作用,系主犯,被告人周某某起次要幫助作用,系從犯,應減輕處罰。鑒于被告人李某、周某某主動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屬自首,且當庭自愿認罪,均可以減輕處罰。
最終,法院依法判處被告人李某犯放火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被告人周某某犯放火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3個月。
法官庭后表示,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放火罪的特征是對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安全的侵犯。本案中,被告人李某、周某某雖是針對被害人崔某某的個人車輛進行焚燒毀壞,但因該車停放在居民樓下,放火時間是在深夜,被告人在焚燒車輛時可能危及居民樓及樓中人員的安全,已危及公共安全,因此,對兩被告人以放火罪進行定罪量刑。
?。ㄔ瓨祟}:為泄私憤縱火燒車 自愿認罪減輕處罰)
?。ㄋ苫ńW編輯 孫淑平)
原標題: 為泄私憤縱火燒車 自愿認罪減輕處罰
反侵權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未經書面許可,擅自轉載本報社作品的,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為規范網絡轉載行為,制止非法侵權轉載,本報社鄭重公告:
一、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的原創內容,必須事先取得江城日報社書面授權;
二、對侵犯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本報社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提起訴訟等;
三、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
程律師(法律顧問)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權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