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吉林化纖集團正式發布T800碳纖維產品,加快拓展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應用市場。
吉林建龍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攻克多項技術難題,研制出新型無取向硅鋼,實現穩定生產和批量交貨。
世界首個正穿冰川、埋深最大的公路隧道西天山特長隧道施工中,代表世界掘進技術頂尖水平的“昭蘇號”TBM掘進機,使用的高性能刀具由吉林市凌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獨家提供。
全市主糧作物種質資源創新和新品種選育加快突破,玉米“九單 197”、水稻“九稻89”等新品種,累計種植面積350萬畝以上。
…… ……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持將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圍繞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主動融入科技強國和創新型省份建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壯大主體 提升創新能力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我市組建“九解一協調”服務企業專班,推進實施效能提升“十百千”工程,解決企業技術創新難題800余項。創新建立“部門聯合、四員聯動”助企服務機制,聘任科技特派員深入企業開展助企創新行動,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貫徹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惠企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研發經費投入穩步提升,與2013年相比翻一番。構建“微成長、小升高、高壯大”的企業梯次培育機制,深入挖掘企業資源,推動企業“破繭成蝶”“攀高壯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創歷史新高。
聚力攻關 加速產業創新
我市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聚焦我市新材料、冶金、化工和現代農業等領域,部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共計3000余項。為傳統產業裝上“新引擎”,為新興產業按下“加速鍵”,為產業創新搭建“新平臺”。吉林石化ABS新產品實現了白色家電產品升級,滿足了高端家電面板材料技術要求。國內最完整的碳纖維全產業鏈初步形成,碳纖維原絲產能全球第一,碳絲產能全國第一,“中國碳谷”加速崛起。推動華微電子與中科院光機所、吉林大學等組建創新聯合體,共同開展應用技術攻關,年產3.6萬片新型電力電子器件基地項目先導線投入運行。圍繞加快提升研發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著力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目前,我市擁有省級科技創新中心21個、省重點實驗室10個、院士工作站1個。
筑巢引鳳 引育科技人才
我市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統一領導,圍繞產業發展組建人才梯隊、引進高層次人才、開展“科技人才進企業”。我市建立科技領軍人才、實用型人才和青年后備人才相依托的人才梯隊,初步形成了雙創人才集聚的態勢。通過“院士專家吉林行”“人才回家過年”等品牌活動,共有52人次院士、262人次省內外高層次科技專家來我市參加交流合作活動。浙江大學岑可法院士的“燃煤清潔化技術”在我市轉化,實現銷售收入超億元。市委市政府領導掛帥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吉林大學等深入開展校地合作,邀請青年人才走入吉林、筑夢吉林。僅2023年,我市就引進87名碩士以上人才駐企服務,1.1萬名應屆高校畢業生擇吉留吉就業。我市累計引進科技領軍人才14人,培育杰出科技青年團隊214個。圍繞重點產業選派“科創專員”“科研助理”“科技特派員”等1000多名科技人才深入企業開展科技服務,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匯聚資源 推進協同創新
我市與省科技廳建立了廳地會商機制,增強區域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并與長春市科技局簽訂了《長吉一體化科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實現科技創新資源互聯互通、共用共享。實施“校城融合567工程”,支持駐吉高校與有關機構聯合研發項目,各縣(市)區也與高校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加強與中科院長春分院、中科院長春應化所、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浙江大學、吉林大學等科技交流和技術合作關系,有效引進了一批高新技術和先進成果。舉辦成果對接活動150余場,推介科技成果2萬多項,轉化落地1200余項。先后獲得國家級科學技術獎5項,省級科學技術獎561項。
深化改革 釋放創新活力
我市構建起線上科技創新大數據云平臺與線下科創中心相結合的“O2O”科技服務支撐體系,推進“科技管理”向“科技服務”轉型。線上利用吉林市科創云大數據平臺,破解科研機構成果前瞻研究至市場轉移轉化“最后一公里”的信息溝通錯位難題,進行深度大數據分析,精準向企業推送適配技術、成果、人才等創新要素。線下設置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場景,推動科技成果供給、需求、服務“三端”協同創新,用科技創新助推新質生產力的快速形成。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將深刻把握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部署的重大意義,勇擔“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重任,探索新舉措、新機制,圍繞“一個中心、四個基地”建設,努力走出一條向新發展、向高攀登、向智轉變、向綠前行、向深改革的科技強筋壯骨之路,譜寫出建設形神兼備的新時代新江城的科技新篇章。
江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恩暢
(松花江網編輯 齊源 初審 張勇軍 復審 李明丹 終審 王久權)
原標題: 激發活力強實力賦能高質量發展——我市科技創新工作綜述
反侵權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未經書面許可,擅自轉載霧凇融媒網作品的,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為規范網絡轉載行為,制止非法侵權轉載,鄭重公告:
一、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吉林市融媒體中心(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霧凇融媒網、霧凇融媒APP等)的原創內容,必須事先取得吉林市融媒體中心書面授權;
二、對侵犯吉林市融媒體中心(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霧凇融媒網、霧凇融媒APP等)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提起訴訟等;
三、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
程律師(法律顧問)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