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脫貧戶產業發展進行調查;就全鎮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工作進行再強調和再落實;要完成助學摸排工作”……翻開磐石市吉昌鎮農業農村辦主任李冬的工作日志,上面記滿了他最近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一線每天進行的重點工作。
2016年初,李冬剛到吉昌鎮就負責鎮里的脫貧辦工作,后又負責鎮里的農業農村工作。他牢記全鎮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責任與使命,“釘”在鄉村振興一線,和扶貧事業共同成長。
李冬負責脫貧工作啃下的第一塊“硬骨頭”,就是為吉昌鎮當時的1285戶、1819名貧困戶“建檔立卡”。他和鎮脫貧辦的兩名老同志爭分奪秒,白天忙碌在磐石市脫貧辦辦公室或自己家里,晚上怕打擾家人休息就在網吧干,中午、晚上都是吃盒飯對付。家人總是問:“這是忙啥工作啊,咋那么忙呢,在家吃口飯都不行嗎?”他總是笑著解釋:“咱鄉鎮較大,貧困戶多,時間緊,只能加勁兒干?!庇彩强恐@股韌勁兒,他們終于按要求給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國家數據平臺上了“戶口”。
那個時期也是扶貧干部最累最緊張的時候,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李冬說:“現在回想當時,只有你真做到心系群眾時,才發現自己就是那個無所不能的人?!?/P>
7年來,李冬協調聯系部分愛心人士,每月拿出500元資助脫貧群眾8人,累計資助資金達9萬元;協調“眾”志愿者協會為長勝村小學87名學生發放“溫暖包”近4萬元;聯系愛心企業捐資10萬元,幫助脫貧群眾解決住房安全問題。他的努力,使更多的愛心人士和企業加入到扶貧熱潮中,而他也成為當地困難群眾的“知心人”。
2018年,吉昌鎮依托返鄉青年在當地興建的吉林省春雨羊毛衫有限公司,建立起磐石市首個“扶貧車間”,實行到廠做工和貧困戶在家代加工的靈活就業形式。李冬第一時間想到自己所包的三泉村貧困戶殘疾人徐蔭江,幫助其在廠里實現轉移就業,月工資2000元以上。同時幫助徐蔭江進行了危房改造,確保年底實現脫貧;幫助“扶貧車間”擴大規模,新增就業崗位100個、示范點30個,輻射周邊鄉鎮,帶動更多貧困人口就業增收。他常說:“干扶貧,就應該對自己狠一些,聽黨話,跟黨走,不獲全勝,絕不收兵?!?/P>
?。ㄋ苫ńW編輯 羅安東)
原標題: 在鄉村振興一線辛勤耕耘——記磐石市吉昌鎮農業農村辦主任李冬
反侵權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未經書面許可,擅自轉載霧凇融媒網作品的,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為規范網絡轉載行為,制止非法侵權轉載,鄭重公告:
一、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吉林市融媒體中心(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霧凇融媒網、霧凇融媒APP等)的原創內容,必須事先取得吉林市融媒體中心書面授權;
二、對侵犯吉林市融媒體中心(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霧凇融媒網、霧凇融媒APP等)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提起訴訟等;
三、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
程律師(法律顧問)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