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大代表中,有一位來自陜西省寶雞市的返鄉大學生“豬倌”張凌云,十幾年來她扎根農村,帶領鄉親們養豬致富,不僅建成了現代化養豬產業基地,還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出席黨的二十大,張凌云親耳聆聽了總書記所作的二十大報告,對總書記報告中提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她又有了新的認識和新的期盼。
11年前,張凌云大學畢業決定回鄉養豬時,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譏諷她沒出息。誰也不曾想到,“倔女子”張凌云認準了黨中央扶持返鄉創業的好政策,回到村里擼起袖子埋頭干,如今不僅擁有了現代化的生豬繁育養殖公司,還大刀闊斧地建起了生態循環農業基地。
二十大代表 陜西省寶雞市陳村鎮槐北村黨支部書記 張凌云:鄉村振興戰略中提出要產業興旺,生態宜居,二十大報告當中也提出要推動綠色發展,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發展養殖的同時,規模擴大了,那么面源污染問題應該怎么解決呢?所以我們建起了大型沼氣池,建起了有機肥料加工廠,配套了810畝的蔬菜種植基地。這樣我們把豬糞加工成有機肥料,把豬的廢水和尿液發酵成沼氣,把爛菜稈、爛菜葉做成飼料,完全形成了廢棄物肥料化、資源化、能源化的利用,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創業致富的路上,張凌云始終沒有忘記鄉親們。依托村合作社,利用供種、防疫、治污、技術指導等幫扶模式,先后帶動400余戶群眾致富,戶均增收20000多元。
二十大代表 陜西省寶雞市陳村鎮槐北村黨支部書記 張凌云:現在,我們村子整個形成了一個農民養豬,龍頭企業養豬,村集體經濟繼續養豬的產業畫面。由之前傳統的養殖方式,轉變成了現在現代化、科技化、標準化的養殖方式。全村一年出欄生豬3萬多頭。養豬產業的發展使農民的腰包鼓起來,腰桿硬了起來。
隨著國家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張凌云的舞臺更寬廣了。2021年,帶著大伙致富的張凌云當選為槐北村黨支部書記,她的眼光也放得更長遠了。除了深耕生豬養殖品牌和生態循環產業,她帶領公司打造鄉村文化旅游產業,過去寂寞的村莊成了新興鄉村游熱點,自去年9月槐北村接待游客超過2萬人次。
二十大代表 陜西省寶雞市陳村鎮槐北村黨支部書記 張凌云:就在我來開會之前,我們村70多歲的老黨員找到了我,說,閨女啊,咱們村能不能建一個文化大舞臺,我想現在大家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就需要一些精神上的需求了。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下一步,我們的目標更明確了,文化大舞臺正在路上。
二十大報告專門提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張凌云感到,這為她繼續扎根基層,帶領鄉親們繼續走向更美好的明天指明了方向。
二十大代表 陜西省寶雞市陳村鎮槐北村黨支部書記 張凌云:大會開幕會上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的二十大工作報告,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守江山打江山,其實守的就是人民的心。我覺得我熱淚盈眶,此時此刻我特別迫切想回到我的家鄉,想站在那片土地上,帶領我們的鄉親去發展產業,去振興我們的鄉村。
(松花江網編輯 遲媛瑋)
原標題: 二十大時光丨返鄉大學生“豬倌”張凌云的現代農業夢
反侵權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未經書面許可,擅自轉載本報社作品的,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為規范網絡轉載行為,制止非法侵權轉載,本報社鄭重公告:
一、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的原創內容,必須事先取得江城日報社書面授權;
二、對侵犯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本報社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提起訴訟等;
三、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
程律師(法律顧問)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權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