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后疫情時代,越來越多人開啟宅家式“云游四海”,在線上感受大好河山和中華文化。5月15日,被眾多人列入北京旅游必打卡目的地的“圓明園遺址公園”正式入駐快手,并發布了首支短視頻。
“這里是圓明園,曾經的萬園之園,匯聚了一個民族所有的想象……”伴隨著一幀幀精美的畫面與氣勢恢宏的音樂,踏著歷史足跡而來的圓明園,也讓快手的用戶們感受到這座萬園之園的底蘊與風采。
而為歡迎“圓明園遺址公園”這位重量級的新伙伴,各位快手達人也是摩拳擦掌。@正史也瘋狂 @塵客 以講故事的形式將圓明園的歷史淵源娓娓道來@福豆姐姐 @世界之最 則帶觀眾再次走進圓明園經歷的那場歷史浩劫,警醒世人吾輩當自強;書畫領域創作者@張天笑 @山水畫師 則如神筆馬良般在衣服、石頭上描繪出圓明園的繁華盛景,激發快手老鐵的關注熱情。
說到圓明園,你會想到什么?是水榭山亭、風枝露梢,集古典園林藝術于一身的皇家園林,還是近300多年中華民族興衰榮辱的見證?
營造時間長達150余年的圓明園,曾被世人譽為“萬園之園”,其規模之宏偉、典藏之豐富,令人嘆為觀止。經歷過厄運的圓明園,其價值早已不再局限于藝術層面,更是人們奮發圖強的精神塔標。
在圓明園眾多珍貴藏品中,最為大眾熟知的莫過于“十二生肖獸首”,如今來到圓明園,必看“馬首”銅像。“馬首”銅像融合了東西方藝術理念與設計風格,以精煉紅銅為材,以失蠟法一體鑄造成型,展現出了極高的工藝水準。在外飄零百年的馬首銅像,于2020年正式入藏圓明園正覺寺,也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文物。
為了讓更多人一睹“馬首”銅像的風采,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5月18日,圓明園遺址公園將在快手全程直播《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屆時圓明園管理處文物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員陳輝女士,將帶我們一起追溯文物背后的歷史,從中汲取力量。
據了解,展期3年的《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以馬首回歸為主線、分為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約100組件。從天王殿到三圣殿再到文殊亭,“金甌永固”杯、“圓明園四十景”、“獅子林”詩石刻等等,每一件藏品都將通過直播的形式,在手機屏幕前“活起來”,讓老鐵們身臨其境。
快手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解決觀眾與博物館“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上,快手具有天然優勢,一直在積極探索“互聯網+博物館”的新路徑。早在此前,中國紫檀博物館、中國軍事博物館、中國園林博物館等超過30家博物館便已入駐快手,而本次國際博物館日,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導下,快手也將推出“快看博物館之城”主題系列活動,屆時,北京地區各家博物館,將一齊通過短視頻及直播形式,傳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觀眾可以感受到“近在咫尺”的博物館。
據悉,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快手藝術與快手政務部門還將推出“大咖帶你聊博物”、“ 漫步中軸之中軸遇見博物館”“夏日博物館之旅”,三個系列活動。“大咖帶你聊博物”,以博物館館長/專家的視角,帶領觀眾云領略各博物館的神秘。“漫步中軸之中軸遇見博物館”,邀請社會文化名人在線下游覽博物館的過程中,進行中軸線文化歷史知識講解,帶觀眾來一場文化之旅。“夏日博物館之旅”,邀請北京地區數十家博物館持續在快手平臺開展直播,為觀眾帶來一場線上云游博物館的奇妙之旅。活動期間,上快手搜“博物館“即可進入活動主頁面,瀏覽更多精彩內容。(松花江網編輯 李明丹)
反侵權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未經書面許可,擅自轉載本報社作品的,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為規范網絡轉載行為,制止非法侵權轉載,本報社鄭重公告:
一、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的原創內容,必須事先取得江城日報社書面授權;
二、對侵犯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本報社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提起訴訟等;
三、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
程律師(法律顧問)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權合作)0432-62523496